概述
该产品是一款干挂式智能光伏清扫机器人,核心定位为 “组件友好、全局智能、场景适配”,以无水干扫、自供电设计为基础,可适配固定 / 跟踪支架场景,全生命周期达 25 年,为光伏电站提供高效、低损耗的清扫运维解决方案。
特点
1. 轻量化设计:对光伏组件更友好
聚焦 “减少组件负荷、降低衰减风险”,从机身、防风、刷丝三方面优化:
整机轻量化:机身重量较行业平均轻 20%,风阻同步降低,既减少光伏组件弯沉压力,保障长期结构安全,又进一步提升抗风表现;
强防风保护:停机位采用机械防风结构,可抗 16 级强风;运行中遇大风时,自动触发紧急停机保护,避免设备移位 / 组件损伤;
低衰减刷丝:刷丝选用抗 UV(抗紫外线)PBT 材质,经 2 万次清扫测试,对组件的发电衰减率<1%,兼顾清扫力与组件保护。
2. 全局智能化:通信可靠,运维高效
依托 “感知 - 联动 - 监控” 全链路智能设计,减少人工干预:
智能适应工况:具备智能越障及主动姿态调整功能,可轻松应对组件端面 / 平面≤50mm 障碍,拒绝卡机;能自主调整运行姿态,适配复杂电站环境;
气象联动策略:支持与气象系统、跟踪支架 SCADA 系统联动,根据风速、光照、灰尘密度等自主决策清扫时机 / 频次(默认 1 次 / 日,可灵活调整);
实时位置监控:通过 Web/APP 实时监控机器人位置、运行数据(清扫进度、故障等),运维人员可快速定位问题、远程诊断,降低现场排查成本;
稳定通信技术:采用LoRaWAN 协议,支持全站漫游,通信不受位置限制,机器人秒级响应,控制更快更稳定;同时兼容蓝牙,本地调试更便捷。
3. 强场景适配:灵活应对多类型电站
针对不同支架、倾角、地形场景,通过结构设计提升适配性:
可扭转机身:机身可扭转,机动性好,允许在相邻跟踪支架大角度差时顺畅通过,同时消除传统机器人的清扫盲区;
超强动力配置:四轮驱动 + 限位轮辅助驱动,最大爬坡角度 25°,适配组件倾角 0-60°(平单轴场景建议清扫角度 15°-25°),保障在坡度较大的组件上稳定运行;
高效去尘设计:滚刷独立驱动,可根据工况自动调整转速,灵活性更高;针对灰尘密集区域,采用 “混合植毛” 工艺强力去尘,清扫效率≥99.5% 且均匀度高。
4. 高可靠性:适应恶劣环境,低故障运行
宽温湿度适应:运行温度 - 20℃~60℃(-20℃以下可定制),待机温度 - 25℃~65℃(-25℃以下可定制),工作湿度 0-95% 且无冷凝,适配高温、严寒、高湿等极端气候;
高防护等级:防护等级 IP65(防尘防水)、防腐等级 C4(适应工业级腐蚀环境),延长户外使用寿命;
高可用率:设备可用率≥99%,减少因故障导致的清扫中断,保障电站发电效率。
适用场景
支架类型:固定支架、跟踪支架
组件倾角:0°~60°
建议清扫角度:15°~25°(平单轴场景)
越障能力:端面/平面越障≤50mm
爬坡能力:30°
参数
| 参数类别 | 具体项目 | 参数值 |
|---|---|---|
| 基本性能 | 清扫速度 | 18±2 m/min |
| 清扫效率 | ≥ 99.5% | |
| 可用率 | ≥ 99% | |
| 机械特性 | 驱动方式 | 四轮驱动 |
| 最大爬坡能力 | 30° | |
| 端面/平面越障 | ≤ 50mm | |
| 机身扭转角度 | ±45° | |
| 适应组件倾角 | 0° - 60° | |
| 环境适应性 | 运行环境温度 | -20℃ ~ +60℃ |
| 待机环境温度 | -25℃ ~ +65℃ | |
| 工作湿度 | 0 - 95% RH,无冷凝 | |
| 安全运行风速 | ≤ 15 m/s | |
| 最大耐受风速 | 55 m/s | |
| 防护等级 | IP65 | |
| 防腐等级 | C4 | |
| 智能与控制 | 供电方式 | 自供电 |
| 网络模式 | LoRa/LoRaWAN、蓝牙 | |
| 数据协议 | ModBus | |
| 控制方式 | 自动、本地、远程 | |
| 设计与维护 | 清扫方式 | 无水干扫 |
| 标准清扫频次 | 1次/日 | |
| 设计生命周期 | 25年 |